八宝粥:始于祭典,流入寻常

中国美食数不胜数,但要说有名的粥品,那肯定少不了八宝粥了。八宝粥又叫腊八粥,是腊月初八这天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老北京有句俗话“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两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只要在早晨喝一碗腊八粥,就会一天都手脚暖和。现在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喝腊八粥的习俗。

一碗色泽红润,入口香甜的八宝粥,背后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那我们先来了解它的故事,让粥的香甜漫进心间吧。

——①——

八宝粥的典故

八宝粥的别称有很多,其中一个是“佛粥”,顾名思义,自然跟佛祖有关。相传释伽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次因为劳累和饥饿晕倒在野外。有个放牧的女童发现了他,急忙回家找食物。但是女童家境贫寒,家里的杂粮都快要吃完了,生性慷慨大方的女童,便把袋子里剩下的各种杂粮凑在一起,加上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煮了一碗粥。

女童喂释伽牟尼吃完杂粮粥,他很快苏醒过来,便到菩提树下打坐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的信徒就在每年腊八节这天,煮粥供佛。而寺庙的僧人,也会在这天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粥,分给穷人食用。腊八粥逐渐流传开来,成为民间风俗。

其实腊八粥还有一个关于朱元璋的有趣故事。据说朱元璋年少时是个放羊倌,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有天他在外面放羊,到了晚上还没吃上饭,便到处找食物充饥。突然他在田边发现一只肥硕的老鼠,匆忙钻进了洞里,于是挖开了这个鼠洞,在里面发现了大把五谷杂粮,遂洗净煮熟吃了顿饱饭。

朱元璋成为天子后,依旧惦记着那碗饭,就命御厨做这种杂粮粥,吃的那天刚好是腊月初八,便把它钦定为“腊八粥”。后来这种粥传到民间,颇受欢迎,一直流传至今。

——②——

八宝粥的用料

虽然名叫八宝粥,但它不一定是八种原料。民间传统的八宝粥,讲究八种主料,八种辅料,以便契合腊八之意,图个吉利。有的地方有“吃的全,长得全”的说法,八宝粥用料也十分豪华。

晋南地区做八宝粥,喜欢用“五豆三米”,即红豆、绿豆、豇豆、黄豆和扁豆,米类多选用小米、小麦和玉米。晋北则不同,很多地区不喜欢用扁豆、小麦,多以黄米、高粱代替。但不管是哪种八宝粥,用料都以豆、米为主。豆类除了常见的几种,还有各种颜色的莲豆;米类主要是大米、小米、江米、燕麦高粱等。

八宝粥的辅料也不尽相同。山区人民做八宝粥,会加一些蔬菜,而东南地区的八宝粥,则是加红枣、栗子、榛子和杏仁这些果干。现在很多地区八宝粥,还会加樱桃、瓜子等辅料。

——③——

八宝粥的历史

八宝粥最先出现,始于远古的蜡(这里读zhà)祭。我国古代对农业十分重视,每当丰收时,就会举行庆祝丰收的祭祀,成为大蜡。蜡祭结束后,古人举行乡宴活动,用收割的粮食煮粥,欢庆祭典,这就是八宝粥的起源。

后来八宝粥发展成为全民都食用的粥品。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宫廷还会向文武百官、宫女侍从分赐八宝粥,并向寺院发放米、果等让僧侣食用。寻常百姓家家户户都要做八宝粥,先祭祀祖先,然后由一家人分食。

历史上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每年腊月初七就忙碌不停。清扫贡器,整理平时基本不用的大灶房,灶房里有一口直径两米多的铜锅,是专门用来煮八宝粥的。八宝粥用温火熬一晚上,第二天除了僧侣和信众食用,其他的全部施舍给穷人。

——④——

八宝粥的做法

以前八宝粥一年只能见一回,就显得格外珍贵,吃起来也更加香甜。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八宝粥已经不是难得的食品,在家也能做。那我们就来看一下它的烹调过程吧。

首先准备好各种食材,为了食用口感更好,最好是豆类、粮食都准备一些,再适当的添加自己喜欢的各种辅料。熬八宝粥的水量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平时家里熬粥,水和米的比例是4:1,如果喜欢八宝粥稀一点,水和米的比例为5:1,水量可以自行增减。

准备好的食材先放糯米、粳米等需要长时间熬制的,等水烧开后,再放入豆类,用中火煮1个小时左右。煮粥的时候注意多搅动几次,防止煮糊粘锅,影响口感和营养。煮好后的八宝粥加入白糖即可。如果粥内放了红枣、桂圆等辅料,那白糖应该少放。

当然了,八宝粥也可以放红糖。红糖不仅营养全面,易被人体吸收,熬煮来的八宝粥颜色也会更好看。

一碗软糯的八宝粥,盛满了人们对辛勤劳作的总结和思考,以及对来年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当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情吃这碗八宝粥时,才会觉得它格外温暖香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