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君和凌玲,谁培育的孩子更优秀?

最近,马伊俐带着“被出轨”的话题强势而来。又一部“大火”家庭剧背后,两个低年级孩子的不同境况,让有着同龄孩子的家长心里跟着揪起来。

我是子君(马伊俐饰)一样的妈妈,还是凌玲(吴越饰)一样的妈妈?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我究竟该给他(她)什么,他(她)需要的是子君还是凌玲?

子君style:给你我的陪伴

许多人觉得子君婚姻失败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她“无知”,不会教育孩子。丈夫用八个苹果做教具教孩子练习加减混合运算,她会过来拿走一个苹果说:“一年级的孩子学这么难的题做什么,会写一二三就行了。”

孩子问“角膜”是什么,子君说:“面膜就是脸上涂的膜,脚膜就是脚上涂的膜。”因为她在孩子幼小衔接时教育上的“无知”,甚至被评为“活该被出轨”。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公认的“无知妈妈”,离婚时在争夺孩子的抚养权时,竟然胜过了高知前夫,原因是因为她能给孩子最好的陪伴。

即使爸爸可以在妈妈拿走一个苹果后用七个苹果重新设计加减混合运算情境,可爸爸长年出差和加班决定了孩子最该由妈妈抚养。不论是法律还是社会公序良德,都在教育的外部条件和父母的有效陪伴中为孩子选择了后者。

凌玲style:带你与命运拼争

与子君相比,凌玲显然是没能够常常陪伴孩子的。她需要不停地努力工作,得到子君前夫的好感和公司上级的认可。

每次深夜回家,孩子都已经认真写完作业,她对孩子表示关心的只能是一句:“妈妈没回来,你一定要把门上的保险上好。”其他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就是将孩子错过的题目重新出几大页的题来让孩子强化学习。

凌玲不会出子君“脚膜”的笑话,但是有限的时间用来不停地安排孩子学习,让各位看官也都坐不住了。有人评论说凌玲自己是心机小三,培养孩子也只想着功利;有人评论说这孩子已经没有爸爸陪伴了,妈妈也总是不陪着,这么小的孩子做这么多的功课,肯定会性格畸型……

“全职妈妈”带娃一定比“职场妈妈”带得好吗?

董卿前段时间发表了一段关于“职场妈妈”的见解:

“我总觉得,我还应该很努力地,去把自己变得更好,让他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候,他对于你有爱、也有尊敬。他从你身上可以学到一些好的品质。我不想放弃我继续成长的可能,我不想因为他我就变得止步不前了。”

全职妈妈的反击,除了否认“失去自我、止步不前”之外,更重要的立点也在于“孩子”。最近有一篇文章有句话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原本就不存在毫不费力的亲子关系,没有任何一种关系不需要经营,没有任何一种亲密无间就该理所当然。假如,你所看到的毫不费力,是因为其背后特别努力。”

双方观点听着都有道理,那么究竟全职妈妈、职场妈妈哪个培养的孩子更好?

全职妈妈更利于孩子的早期成长

在国外,“全职母亲”早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名词,因为生育孩子或孩子太小需要照顾而主动辞去工作、专职在家带孩子的妈妈大有人在。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不到10年的时间里,美国“全职母亲”的比例增加了15%。前几年的数据显示,超过22%的高薪、高知女性选择了回家看孩子,1/3以上获得MBA学位的美国女性决定回家相夫教子。

美国专家表示,母亲的高教育程度和双亲家庭、高质量的幼儿照料机构一样,都是孩子早期成长的关键因素。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对育儿知识的领悟能力较强,也更能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的成长空间。

除了教育的优势,“全职母亲”对孩子健康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母亲照看孩子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在母亲的照顾下,孩子可以少得病,生活习惯也比较好。专家表示,母亲明白怎样照看和教育孩子最好。如果条件具备,母亲多花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会加强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有利于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对外界的信赖。

但是也有人质疑:全职妈妈给孩子的陪伴,一定比职场妈妈多吗?

无论哪种选择,都该避免“隐性失陪”

“隐性失陪”,也许你没听过这个词,但却时时发生在你身边。

它可能出现在餐馆里。一家三口吃饭的时候,爸爸在不断接电话,妈妈急着拍照发朋友圈,孩子想交流一下哪个菜好吃哪个不好吃,不过没人顾得上理他。

它可能随时出现在家中。下班吃完晚饭后好不容易能放松一下,妈妈忙着追剧爸爸忙着工作,孩子找谁都没用,无奈只能自己玩。

它还可能出现在小区里。妈妈带孩子下去玩,然后跟孩子说:自己玩去。接着坐在一旁刷手机,孩子摘了一朵漂亮的花,兴冲冲跑过来找妈妈,妈妈抬头说一声好漂亮啊自己玩去,又低下了头。

这些陪伴看似朝夕相伴,其实通通是敷衍,毫无质量可言。

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一旦潜意识里觉得反正跟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在一起,就容易陷入隐性失陪的怪圈。

躯壳式陪伴、教导式陪伴、以及试图用金钱来弥补陪伴缺失,这些“隐性失陪”带给孩子的陪伴质量都会大打折扣。父母虽然一刻不离陪在孩子身边,却没心情体验陪伴孩子的快乐。

职场妈妈更易被儿女视为榜样

很多职场妈妈本身会有一种负罪感,她们会为没能待在家里、花足够的时间陪孩子而感到有愧;又为不能在办公室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负疚;她们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给予得不够,或是也就刚刚及格。

这种困扰,让很多妈妈陷入了纠结:继续做职场妈妈,注定难以摆脱负罪感的折磨;而选择做全职妈妈,又要面对经济压力陡增、失去自我、与社会脱节等一系列问题。

不少研究表明,在家庭教育里,父母的状态往往决定了孩子的成长状况,尤其是妈妈的状态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全职妈妈更加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还是职场妈妈更胜一筹呢?

哈佛大学一项横跨10年、覆盖24国的研究,或许可以回答这一问题。

研究发现,职场妈妈的女儿往往能有更成功的人生,她们的儿子也能更懂得体贴家庭。不论具体的家庭分工是怎样的,父母——尤其是性别刻板印象中的母亲——为过上值得过的人生所付出的努力,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视为榜样。

1、更好的事业,更高的薪水,更平等的关系

研究揭示,和辞职在家的全职妈妈们相比,职场妈妈有更好的事业、更高的薪水和更平等的关系。

研究检验了被职场妈妈抚养和孩子成人之后的成就(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中)之间的关系,这些孩子往往人生更加成功;而女孩子更加受益,因为她们在职场奋斗的母亲给她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2、工作和家庭,给男人和女人的选择

研究结果证实,和全职妈妈的女儿相比,职场妈妈的女儿往往更有可能找到工作、升到管理岗位、花更多时间在工作上,也挣得相对更多。而对于职场妈妈的儿子来说,他们更有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在照顾家庭上。(研究的数据收集自24个国家,包括了美国和英国,并且持续了十年之久。)

这说明,不管父母二人谁更主内、谁更主外一些,孩子都能在这种更灵活的家庭分工和打破传统的性别角色中,获益良多。

研究还发现,低收入家庭,孩子会因为妈妈的工作收入获得更舒适的环境,从而促进其智力水平的发展,并减少焦虑、担心、害羞等内化行为问题的出现。

读到这里,对于那些“满怀愧疚”的职场妈妈们来说,这项研究应该能使你释然——你的工作会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

全职妈妈VS职场妈妈:孩子需要真正的陪伴

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发现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的孩子之间具有显著区别的证据。

一个比较权威的解释是,真正显著影响孩子成长结果的,不是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长短,而是妈妈是否具有高敏感性。

所谓高敏感性,是她们能否及时发现、响应孩子的需求,为孩子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刺激(读书、游戏、旅行都是很好的刺激源),能否为他们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

表面上看,全职妈妈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但是,如果加上“质”的考量,职场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说不定更长。

要知道,如果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全职妈妈不间断的陪伴也可能只是徒劳;而真正的陪伴,是能够给父母和孩子双方都带来喜悦的。

高质量的陪伴不是给双方带来压力,而应该是愉悦而和谐的双向沟通,家长享受其中,孩子也变得独立自信有责任感,能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陪伴的体验好不好,跟爸爸是不是经常出差、跟妈妈是在外工作还是在家主内并没有直接联系。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不管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唯有用心陪伴孩子,孩子才能感受的到这份爱。

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成为最好的妈妈。

评论